秋如是

知之甚少 不知不惑 碌碌无为

记一次北京游

时隔五年2次入京。
这次去北京,除了看看老同学,原没有任何打算。没有攻略,两手空空。
飞机准点,早早落地,上天眷顾,晴朗爽风。我在出境口等待朋友来接,那是两年未见的旧友。她开车来,稳稳地停在路边,打开车窗,手扶着方向盘探头唤我。两年,我们都只是过着自己平淡的生活,再见却仍会感慨时光之变化。所以你说,时间怎么会只是偷偷溜走,他明明已经把你我雕琢粉饰成社会所需要的样子,明明我们都再不是原先那个只单纯在乎考试成绩的“书呆子”了。
 
我们去她近来常去的餐厅吃午饭。
一家私人法式餐厅,无需点单,每日食谱都由厨师亲自考量且从不反复。先上了一小篮烤面包,蘸着橄榄油配上葡萄酒的醋碟,香香脆脆的,一边聊天儿一边不自觉地往嘴里送。前菜是土豆与蘑菇的煮食,浇上一层特制的酱汁儿,既不失食材本身朴素清香之味,与酱汁和谐搭配从而多了一份新鲜神秘的味道,爽口又开胃。餐厅上菜的节奏把握得不失分寸,我们聊老同学的八卦,聊最近的生活,聊未来的小打算,在我们噼里啪啦说话的缝隙间,主食悄悄地被端至面前。是烤鲈鱼配墨汁芝士米饭,鱼肉鲜嫩,米饭浓稠,这可怎么舍得马上吃完呀!饭后小甜点精致可爱甜而不腻,一顿下来何止是满足,简直幸福感爆棚,这开场白开得如此之好,对原本没有任何打算的旅程开始有了些许期待。
 
吃完回到她家,到晚饭之前并没有安排,因此在家歇息停顿。家里两只可爱的喵咪,一只特别机灵却又敏感,怕生,一直躲在角落里;另一只脸像是方的(笑),故而看着有些笨笨蠢蠢的,但容易亲近。我们就在家里琐碎地聊天,我跟她分享京剧,分享最近看的书,挑选出自己感触颇深的段落,又一起阅读。是日,北京的天儿并不怎么蓝,但人心却是通透的。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,我们也不嫌弃他们吵闹,反而觉着是给我们添的小曲儿。
 
饱食晚饭后便早早睡下了,因为第二天他们打算带我去颐和园,而晚上则是安排了我心心念念的京剧演出。
 
第二天早早的便出发了,要去吃北京有名的早点,豆汁儿啊糖油饼啊驴打滚儿呀豆腐脑呀,好几十种呢。去了护国寺旁边有名的早餐店,呵!排着好长的队呐!店里闹哄哄的,中国人喧闹热烈的生活,也由这丰富热闹的一餐而开始。
 
饭后驱车直奔颐和园。由北宫门入,途中主要游览了佛香阁,那种庄严神圣的美,象征着皇室,象征着权威,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(其实是我写不出来了)。
从佛香阁下来就是昆明湖了,时间允许,我们决定租一艘小船游湖。
泛舟湖上,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,皇家园林跃然眼前。一代王朝俯仰之间已为陈迹,皇宫内院终究是成了旧时文物,而那曾经只有皇帝才能享受的湖光山色,现在变成了旅游热点,为世人所朝圣。置身其中,游目骋怀,念天地之大而人物皆小,何以为乐?

个人情感上,我是由衷地热爱北京的。因为她有历史的厚重感,加上红墙绿瓦的烘托,显得更加庄重威严;因为老舍笔下的北国四季何止美不胜收;更因为在这样的京城里孕育了京剧。

晚间19:30,纪念王金璐先生的武生专场演出如期开场。三出武生重头戏《八大锤》,《狮子楼》,《挑滑车》紧锣开打,长靠的短打的,铠甲的箭衣的,耍枪花的挥大刀的,虽说三场俱是武戏,但招式动作款款不尽相同,观众目不暇接沉醉其中。第一个出场的饰演陆文龙的是95后新生代青年演员,令我十分感动的是他在做最后一个高难度动作--抛高花枪背后接住--的时候,第一次因没能接住而失败,但他并没有慌张,迅速捡起,重新做好预备动作打算再来一遍。此时鼓师也全情投入跟着他的节奏继续伴奏。果然,第二次随着鼓师最后一声干脆的鼓击,被抛高的花枪稳稳的落在他的手里,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如洪流般仿佛快要涌上舞台。

这是戏曲舞台艺术的魅力,他把瑕疵与彩头无一不真实地展现在你眼前,戏是别人的故事,我们看到的却是自己的生活。

第三天吃过早午饭,便送我去买了被乾隆帝美誉为“食中隽品,美味不可多得”的稻香村糕点,后又急急忙忙赶往机场,匆匆别过,一走不知又是几年。

除了稻香村重得手都快断了以外,北京之行是圆满得不能再圆满了。当然归功于小田同学夫妇倾情款待,再次谢过!回来以后想起,居然没能当面说声“新婚快乐”,实不应该,特此道歉。感谢你们让我看到如此美妙的生活,简直要甜煞旁人,祝福,祝福。

何以为乐?没有什么能比相守一世更幸福的事了。

评论(1)
热度(14)
©秋如是 | Powered by LOFTER